坛经结缘网

李嘉佑《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》:无人花色惨,多雨鸟声寒

发布时间:2023-02-02 06:06:18作者:坛经结缘网
李嘉佑《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》:无人花色惨,多雨鸟声寒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①

  唐 李嘉佑

  处处空篱落,江村不忍看。

  无人花色惨,多雨鸟声寒。

  黄霸⑦初临郡,陶潜③未罢官。

  乘春务征伐,谁肯问凋残。

  【注】①江阴,唐朝江阴县,诗人时任江阴令。 ②黄霸,汉代大臣,为政外宽内明,力劝耕桑,治为当时第一。③陶潜,东晋诗人,为彭泽令时,“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,曰:‘令吾常醉于酒足矣。’”

  【翻译】

  (从常州回江阴的路上,所到之处)到处都是空荡荡的篱笆院落,颓败的江村景象让人触目惊心。

  因为少有人迹,路边的野花看上去颜色惨淡;频繁的春雨,使鸟鸣听上去也满含寒意。



  上官才刚刚上任,我也还没有辞官而去。今年春天,首要的任务是平息战乱,谁还有心来关心民生的凋敝、江村的残破?

  【解释】

  篱落,即篱笆。

  黄霸(公元前130年——公元前51年):西汉时有名大臣。字次公,淮阳阳夏(今河南太康人)。生活于汉武帝、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。因为通晓文法、明察秋毫、为官清廉、文治有方,性情又温良懂得谦让,为政外宽内明,力劝耕桑,推行教化,治为当时第一。先后任河南太守丞、廷尉、杨州刺史颍川太守等职,公元前55年,汉宣帝任命黄霸代丙吉为丞相,并封为建成侯,总揽朝纲社稷。后世将他与龚遂作为“循吏”的代表,称为“龚黄”。

  陶潜,即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号五柳先生,私谥靖节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

  “黄霸初临郡,陶潜未罢官”一句,论者以为李嘉佑以黄霸、陶潜自况,我认为是不对的。从以上的介绍来看,两者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官员风格。前者官运亨通、官居高位、官声卓著,后者官小位卑,辞官隐居而以文才名。同时以两种完全不同的人自比,显然不合理。

  作者以陶潜自比,不仅身份相似,而且有思想上的连续性。在《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》中,李嘉佑就流露出要辞官的念头,事实上他并没有辞官,这里称未罢官,自然指的是自己。而说李嘉佑以西汉名臣黄霸自比,不仅身份上差距太大,而且从古代士大夫的道德、价值观的角度来说,李嘉佑绝对不会如此狂妄。

  【赏析】

  当李嘉佑还在哀叹自己命运多蹇,考虑要不要辞官而去的时候,一场突然而来的战事打破了平淡的生活,刘展军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,席卷过江阴大地,李嘉佑没有经历安史之乱,面对战争他有点手足无措,不知道如何应对判断,开始的时候甚至都分不清谁是谁非,江阴的老百姓出逃的出逃,被征兵的征兵,作为文官的李嘉佑似乎对这一切也无能为力,只能坚守江阴,等待时局的稳定。

  好在战乱来得快去得也快,但是战争对江阴的伤害短时间却无法恢复。上元二年春,李嘉佑去常州谒见新任常州刺史,回来的路上,看到满目疮痍的江村,心情应该是无比沉重的,一句“谁肯问凋残”,表达了李嘉佑对民生的关怀,也让他的诗名好了不少。

  首联“处处空篱落,江村不忍看”,前句是直接看到的,后句说不忍看,却偏还要看,江村的残破避无可避,直击人心。

  颔联是本诗的精华所在,可见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。前句是视觉的感受,花色本不会因为战争而有所改变,但在诗人看来,人民的悲惨境遇却通过花色反映了出来,赋予的花色别样的意味。后句是听觉的感受,虽然写的是声音,却同样赋予了鸟鸣声以感情色彩,一个寒字,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情。

  颈联和尾联隐约地表达了乱后初定,诗人意图收拾残局,重新经营民生的愿望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和彷徨。不过李嘉佑并没有机会重整江阴了,因为当年春天,他就升官去当台州刺史了。

  此后,江南到大历年间,才渐渐从刘展之乱中恢复过来,《旧唐书》卷185下《萧定传》载:“大历中,有司条天下牧守课绩,唯定(润州刺史萧定)与常州刺史萧复、濠州刺史张镒为理行第一。其勤农桑,均赋税,逋亡归复,户口增加,定又冠焉。”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坛经原文

  • 坛经注音

  • 坛经译文

版权所有:坛经结缘网